河源恐龍文博園迎來歷史性參觀高峰
8天累計接待逾10萬人次

■國慶中秋假期,河源恐龍文博園游人如織。本報記者 馮曉銘 攝
○本報訊 記者 朱惠思 通訊員 王詩晴 國慶中秋假期,河源恐龍文博園迎來歷史性參觀高峰,成為游客爭相打卡的熱門景點,人流爆滿。據統計,河源恐龍文博園(兩館一園)8天累計接待游客105310人次,單日最高客流量達24392人次,單日及總人次均為歷年之最。
活動賦能 帶動文旅熱潮
河源恐龍文博園以“恐龍文化”為核心,通過“主題展覽+沉浸體驗+惠民政策”的組合拳,成功激活文旅消費市場。
作為“館藏恐龍蛋化石數量世界之最”的收藏地,河源恐龍文博園在展覽方面下足功夫,開放了“河源恐龍文化展”“河源歷史文化展”“河源客家民俗展”“旋出美麗——菊石主題展”基本陳列展,推出了“小昆蟲·大世界——昆蟲標本科普展”等臨時展覽6個。同時,在國慶中秋假期推出了國慶主題漆扇手工活動等互動項目。參加活動的市民、游客在手工老師指導下參觀展覽,完成傳統工藝作品制作,并將其拍照分享至社交平臺。這種“展覽+手作+社交傳播”的模式,讓河源恐龍文博園成為家庭親子活動的首選地。
此外,在假期期間,河源恐龍博物館推出了全票八折的優惠活動,這一惠民舉措直接帶動了客流量的顯著提升。
服務升級 從“有”到“優”
在河源恐龍博物館內,人潮如織、秩序井然。入口處,身著紅色馬甲的志愿者引導市民、游客有序排隊;展廳內,不少市民、游客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,進入微信語音導覽系統聆聽專業講解;展館內,工作人員穿梭在園區,提供全方位的優質服務,以提升市民、游客的體驗感。
據介紹,因假期人流量較大,為保障市民、游客參觀體驗,市博物館、河源恐龍博物館在假期期間提供了微信語音導覽講解服務,覆蓋兩館的“河源恐龍文化展”“河源歷史文化展”“河源客家民俗展”,市民、游客通過手機掃描展柜二維碼,即可了解展品詳細信息。
此外,國慶中秋假期,河源恐龍文博園每天安排10名以上志愿者在場館人流密集處,開展協助購票、咨詢引導等志愿服務工作;在兩館游客服務中心和電梯內均設置擺放共享花露水等便民物品;在取票區、停車場、路邊增設指引人員,通過手勢指引、語音提示等方式,確保市民、游客從抵達至進館的過程安全有序。
多措并舉 “流量”變“留量”
來自廣州番禺的李小姐趁著假期,一家三口來到河源恐龍博物館,她說:“早在假期前,我們就已經規劃好了行程,帶孩子到河源恐龍博物館等地逛逛,順便嘗嘗地道的客家美食。在參觀河源恐龍文化展時,孩子特別興奮,發出不少疑問;另外,菊石主題展布置得也特別美,拍照很出片。”
像李小姐一家這樣慕名而來的游客不在少數。據統計,國慶中秋假期8天,河源恐龍博物館累計接待78867人次,市博物館累計接待26443人次(含公園),總參觀人次達到歷年之最。
面對如此火爆的客流,談及如何實現從“流量”到“留量”,讓文物“活起來”助力文旅融合“火起來”,市博物館相關負責人表示,將以“IP打造+科技賦能”激活文物生命力,讓其“活”起來;以“沉浸體驗+業態融合”提升參觀吸引力,讓游客“留”下來;以“品牌活動+產業聯動”釋放文化影響力,讓文旅“火”起來。最終,構建一個集展覽、教育、旅游、消費于一體的文博生態系統。
下一篇:沒有了
